〔醫師專欄/健康資訊報導〕
在現代快節奏的生活中,許多人常感到身體不適卻找不出明確病因,這很可能與「慢性發炎」有關。慢性發炎長時間燃燒消耗身體能量,更可能演變為多種慢性疾病的溫床。翰醫堂蔡凱期中醫師將深入解析慢性發炎的自我檢測方法、中醫體質調理觀點,並提供慢性發炎的日常保健方法,幫助你認識慢性發炎並且有效改善,重拾身心平衡。
文章目錄
什麼是慢性發炎?
慢性發炎其實就是身體長時間處在一種低度發炎的狀態。
現代人生活壓力大、作息紊亂、飲食精緻、環境污染,導致體內長期累積刺激物質,加上睡眠品質不佳、修復能力下降,發炎反應無法順利終止,反而演變成慢性發炎。這種發炎反應不像急性發炎有短期修復作用,反而會慢慢破壞組織,增加疾病風險。
◎中醫師共同監製去濕茶》添加100%純漢方幫助代謝,排出體內多餘濕氣、廢物
慢性發炎的徵兆有哪些?中醫師提供8點自我檢測

慢性發炎的症狀往往隱微且多樣,容易被忽略。蔡凱期中醫師提醒,若您出現以下任3項以上症狀,建議盡早諮詢專業醫師,進行詳細評估與調理:
1、莫名長期疲勞
即使充分休息也難以緩解的持續性疲憊感。
2、腸胃道不適
3、皮膚莫名紅疹搔癢
不明原因的皮膚過敏、發炎反應。
4、呼吸道長期過敏
反覆出現的鼻塞、流涕、咳嗽等過敏症狀。
5、身體反覆感染
例如泌尿道感染、女性白帶過多、口腔潰瘍等。
6、體重過重
體重持續增加或難以控制。
7、肌肉關節時常痠痛
非運動傷害引起的慢性肌肉或關節不適。
8、常處於焦慮不安
情緒不穩、易怒或持續性的緊張感。
慢性發炎體質怎麼改善?中醫師分享4大體質與調理方式

針對慢性發炎,蔡凱期中醫師會根據個人體質差異,給予不同的調理策略。了解自身體質,是有效改善慢性發炎的關鍵第一步:
一、陰虛火旺型
•常見症狀:睡眠品質不佳、口乾舌燥、易口瘡、午後易發熱、皮膚乾燥搔癢、排便不暢。•調理方式:滋陰清熱。
•常用藥材:牡丹皮、知母、生地黃、玉竹等。
二、濕熱蘊脾型
•常見症狀:胃脹胃悶、排便黏膩、皮膚紅疹、口氣重、頭重頭昏。
•調理方式:除濕清熱。
•常用藥材:茯苓、白朮、竹茹、黃連、黃芩等。
三、肝鬱氣滯型
•常見症狀:失眠、情緒波動、頭痛、肩頸痠痛、胸悶不暢、胃腸脹氣。
•調理方式:疏肝理氣。
•常用藥材:柴胡、木香、川芎、白芍、香附等。
四、虛寒體質型
•常見症狀:疲勞、畏冷、腹瀉、面色蒼白。
•調理方式:溫陽補氣。
•常用藥材:人參、黃耆、肉桂等。
除了中藥調理,蔡凱期中醫師也建議可搭配傳統針灸或無痛雷射針灸,幫助調整筋膜張力、促進循環,進一步緩解身體不適。
◎中醫師共同監製去濕茶》添加山楂、洛神花、陳皮,排濕排廢消腫
慢性發炎怎麼辦?中醫師分享3招日常保健

預防勝於治療,慢性發炎的改善更需從日常生活中做起。蔡凱期中醫師提供以下三招實用建議,助您遠離慢性發炎困擾:
一、飲食調整:健康飲食、少油多蔬
•多食用原型食物,減少高溫油炸及重口味烹調。
•多攝取十字花科蔬菜,如高麗菜、青花菜、小白菜等,富含抗發炎成分,有助於促進胃腸健康。
二、促進循環:適度熱敷、泡腳
•適度熱敷肩頸、腹部關元穴,有助於放鬆肌肉、溫暖臟腑。
•養成泡腳習慣,能促進全身氣血暢通,改善末梢循環。
三、提升免疫:充足睡眠、運動
•確保充足睡眠,讓身體有足夠時間修復與再生。
•進行適度運動,增強體能與免疫力。
•學習釋放壓力,透過冥想、瑜伽等。
慢性發炎並非無可避免,透過蔡凱期中醫師的專業指導,結合中醫體質調理與日常保健習慣的調整,您將能有效提升健康與活力,告別慢性發炎的困擾,找回健康本錢!
◎中醫師共同監製去濕茶》添加100%純漢方幫助代謝,排出體內多餘濕氣、廢物