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很多女性有腳水腫的困擾,小腿看起來總是「粗壯無比」,讓整體體態看起來不夠纖細,步伐也容易感到疲累。為什麼雙腿會水腫呢?女人腳水腫原因有哪些呢?大腿水腫又該如何消除呢?本篇將介紹加速雙腿循環的7大方法,快速消水腫腿部,擺脫下半身水腫困擾,恢復纖細美腿。
文章目錄
為什麼腳會水腫?4個常見的下半身水腫原因

所謂水腫,就是人體水份分配失衡,就會導致細胞間水份變多,肌肉細胞面積增大,就會看起來比較「粗壯」。用手指去按壓水腫部位的肌肉,還會因缺乏彈性,讓凹陷的肌肉更慢才能回彈。
一、久坐久站,血液回流不順
二、缺乏運動,代謝力下降
三、飲水不足、口味偏重
四、體質虛寒、脾腎機能弱
以上都是導致雙腿更容易水腫的原因,重口味的飲食習慣可能會導致體內的鹽分(鈉離子)濃度過高讓體內電解質與水份分布失衡
下半身水腫怎麼辦?快速消除腳水腫7大方法
除非是病理性水腫,否則大部分雙腳水腫都是「暫時性」的,可以透過一些方法來有效減緩或消除腳水腫狀況。若為病理性水腫,高機率與腎臟、心臟、肝硬化及血管相關疾病有關,若長期出現無法排解之水腫,請盡快與專業醫療從業人員聯繫。

1、冰敷:快速緩解腳水腫
腳水腫也能透過冰敷來緩解。在水腫明顯的部位做冰敷,可刺激血管收縮,達到促進血液循環的功效。冰敷不可直接以冰水或冰塊接觸皮膚,建議中間需以毛巾、紙巾或布料做中介,才不會消腳水腫不成,反而害皮膚凍傷哦。
2、刮痧:激活血液循環,消除雙腿水腫
刮痧可以刺激體表經絡,疏散體內瘀積的氣血,增進氣血循環。想要消腿水腫,可以針對小腿後側來做刮痧,早晚各一次。早上刮痧可以從膝蓋後方凹陷處朝下刮到腳踝處;晚上方向則相反,從腳踝往上刮到膝蓋後方凹陷處。
不過關於刮痧有幾點要注意,除了要避開骨頭之外;也不需要硬刮到紫紅色,原則上同個位置只要刮個20-30下,有出現紅色的微小出血點就好,適時搭配身體乳液效果會更好。
3、抬腿與腿部開合:啟動下肢循環
簡單的抬腿運動,讓腿部的血液能藉由地心引力,順利回流到心臟,強化體內的循環與代謝能力。每天只要睡前抬腿10-15分鐘,就能直接改善腳水腫的狀況。
4、腿部有氧運動:幫助代謝排水
運動對於腳水腫的消除相當有幫助,主要可以透過與腿部有關的有氧運動來幫助腿部的排水與代謝,例如慢跑,原地快速的小碎步,都是很不錯的方法。
5、泡腳:溫熱刺激經絡

利用溫水坐足浴、泡腳,也具有實際消雙腳水腫的功用。這主要是利用水溫來刺激穴位與反射區,促進腿部的氣血循環。不過泡腳要注意水溫不宜過高,因為水溫太高會讓血管擴張,水分更容易從血管中流入細胞。
6、按摩穴道:活絡經絡排濕氣

由於腳水腫多半集中在小腿部位,因此可以針對小腿的穴位與淋巴位置,以指腹或手掌來按壓、推壓或揉捏的方式,幫助肌肉放鬆、促進血液循環。
消除腳水腫該按那些穴道?推薦4個常用的腿部消水腫穴位:
•三陰交:內踝上4橫指,調和脾腎。
•血海穴:膝內側上方,可利水消腫。
•陽陵泉:膝外側下方,疏通經絡。
•足三里:膝下三寸,健脾益氣。
7、足貼:漢方療法幫助排水
足貼的原理是讓黏貼在腳底、具有排水效果的漢方藥材,包含紅豆、薏仁、茯苓、車前子、紅艾草,能通過腳底的穴位經絡,影響到體內和濕氣有密切關係的脾臟與腎臟,進而促進人體新陳代謝,增強血液循環的順暢度,從而幫助排除體內過多的溼氣。
如何消除腳水腫不是難事,只要掌握成因並採取正確行動,無論是泡腳、抬腿還是中醫穴道按摩,都能有效改善下半身水腫問題。養成良好生活習慣,再搭配適合的消腫方法,幫助你快速消水腫腿、重拾自信與舒適感!

【你可能有興趣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