便秘問題相信許多人多少碰過,但無法正常如廁不其實很有可能對身體健康造成長期影響,今天就要分析便秘症狀可能造成身體哪些長久病變?沒想到併發症除了痔瘡及直腸脫垂,嚴重一點甚至可能造成結腸癌。如果你也有碰到便秘問題,趕緊著手打造順暢計畫遠離疾病吧!
便秘症狀有哪些?
便秘的症狀包括排便頻率減少、排便困難、便便硬且乾燥、排便需用力、排便時間長等。此外,便秘還可能伴隨著腹痛、腹脹、食欲不振、胃灼熱等症狀。更多便秘症狀描述可以參考之前寫過的便秘症狀總整理。
長期便秘可能導致哪些疾病?
當身體長期便秘時,糞便在腸道內停留時間過長,會使毒素逐漸積聚,生惡臭和有害氣體,進而對身體產生危害。諸如直腸脫垂和痔瘡都是常見的併發症,並且惡性循環讓未來的排便變得更加困難且痛苦。痔瘡的症狀包括出血、疼痛和瘙癢,而直腸脫垂可能導致排便不完全、便秘加重等問題。
再嚴重可能造成腸梗阻,導致腸壁壓力升高,引起腸道穿孔危及生命。腸梗阻的症狀包括嘔吐、腹部脹痛、腹部膨脹、排便困難等。腸道內細菌過度生長和腸道發炎也是長期便秘可能導致的疾病,這些疾病可能會引起腸胃道不適、腹痛、腹脹、排便困難、腸胃道疾病等問題。
最後,長期便秘最危險可能增加患結腸癌等腸道癌症的風險。結腸癌是一種非常危險的癌症,如果發現得晚,患者的生存率會大大降低,症狀包括腹部不適、排便困難、血便等。因此建議所有人應該注重便秘問題,及早發現、及早治療。
舒緩便祕症狀的6個習慣
要舒緩便秘症狀,可以遵循以下五個習慣:
- 增加飲水量:充足的水分有助於增加腸道內的水分,軟化便便,促進腸道蠕動,有利於排便。
- 增加飲食中的膳食纖維:膳食纖維能增加腸道內容物體積,使便便變軟,容易排出。可以通過食用豆類、雜穀、蔬菜、水果等食物增加膳食纖維攝入量。
- 適當運動:運動能夠促進腸道蠕動,有利於排便。
- 建立定時排便的習慣:建立定時排便的習慣能夠幫助腸道形成節律性蠕動,使排便更加順暢。建議在早餐後或進食後30分鐘內排便。
- 減少精緻食品的攝入:精緻食品含有大量的糖分和脂肪,攝入過多可能導致腸道消化功能下降,增加便秘的風險。建議減少糖果、餅乾等精緻食品的攝入。
- 保持良好的排便姿勢:排便時,身體姿勢也會影響到排便的暢順。建議使用馬桶時,將膝蓋抬高,讓臀部與膝蓋形成大約90度的彎曲,這樣有利於排便。如果使用傳統的馬桶困難,可以考慮使用垂直式馬桶或坐式馬桶蓋。
綜上所述,便秘症狀對身體健康造成的影響不容忽視。通過調整生活習慣和飲食習慣,可以有效舒緩便秘症狀,減少對身體健康的長期影響。如果以上方法無法緩解便秘症狀,建議儘早就醫。
【你可能還會有興趣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