終日忙碌的你,也是時常久坐或久站、三餐外食、沒空運動嗎?或是明明有睡飽卻泡泡眼、下半身水腫、排便不順、小腹越來越大嗎?小心,這可能是濕氣重的症狀!很多人都聽中醫說過,要「去濕」來改善這些症狀,但去濕的最終目的,是要養護脾胃系統。因為當脾胃不健,便會引發水腫、精神不佳、手腳冰冷等身體問題。
去濕有很多種方法,最適合忙碌的現代人,最簡單、最方便的,是喝「去濕茶」。一起來瞭解怎麼改善身體濕氣、去濕茶有什麼實用的功效吧。
》去濕茶該怎麼挑選?哪個品牌去濕排水力最強?TOP7品牌終極評比
為什麼會濕氣重?濕氣重會怎樣?如何改善濕氣?
中醫的「脾胃」是指消化系統和相關經絡、肌肉與四肢,與西醫的脾臟與胃部不同。現代人生活忙碌又高壓,在普遍外食、營養不均衡、食物重油重鹹的情況下,非常容易因代謝不佳而衝擊脾胃。脾主水的生成與運行,脾不健,會使得水滯留體內、濕氣上身。
濕氣鬱積會影響食慾、精神,也會有口臭、濕疹、脂肪肝、關節炎、高血壓、糖尿病、肥胖、濕疹、蕁麻疹、長痘痘、頭皮油膩、掉髮等眾多問題與疾病。
在中醫的概念裡,強健的脾胃是身體健康的關鍵。而要養護脾胃,首要去濕。而除了調整作息,改變飲食內容,吃易消化的食物,避免油膩、生冷、甜點與酒外,也可吃具去濕和利尿功效的紅豆、薏仁、冬瓜等食材或中藥材。
但對於忙到不可開交、但也不想放棄顧好身體的你,去濕茶是個為了你而準備的懶人去濕法!
去濕茶有哪些中藥材?又有哪些功效呢?
去濕茶是一款用喝來排水的漢方茶飲。同時,他也是最簡單、最方便的懶人去濕方法。
去濕茶為了解決身體濕氣的問題,通常會使用包含排廢、代謝和利水三種功效的中藥材。其中,具排廢功效的中藥材,像是陳皮、甘草與決明子;代謝功效的中藥材,則有薏仁、仙楂;利水功效的中藥材,則像普耳、洛神花等。
而在這些耳熟能詳的中藥材中,你或許也知道他們具有以下功效:決明子能通便潤腸、山楂能促進消化、普洱茶能清熱消暑、洛神花能養顏美容。
故去濕茶能調養消化系統、促進新陳代謝、調理水腫;也能改善體內循環、改善排便。而加入口味酸甜、受大眾歡迎的洛神,更能取代高熱量飲料,讓人不再糖上癮、輕盈窈窕。
去濕茶怎麼喝?誰不適合喝去濕茶?
市面上的去濕茶品項琳瑯滿目,通常的飲用方式與建議為:一天一包;以熱水沖燜泡,回沖2-3次約1000cc,或放涼至室溫再飲用。
有濕氣相關症狀的人,皆適宜飲用去濕茶。如下半身水腫、拋拋眼、口臭、濕疹、體倦乏力、胸悶氣短等。
因去濕茶含各種中藥材,故切勿以茶代水,以免飲用過量、造成身體不適。而睡眠品質較差的人,則建議在睡前三小時不要飲用。也要特別提醒,孕婦、哺乳媽媽、胃食道逆流者不宜飲用。而生理期期間,則是可以飲用的。
去濕茶就是用喝的排水法,再忙也不能放棄身體健康
外食中常見的重油、重鹹、高糖與油炸的食物,都會增加脾胃負擔、水濕停滯,導致水腫等諸多身體狀況。若真的難以避免外食,可多利用具有除濕利尿的紅豆、薏仁、綠豆等中藥材調理,或是直接飲用一次滿足多種中藥材的去濕茶。有了去濕茶,百忙之中你也能用最簡單、最方便的方法,顧好身體健康!
去濕氣中藥茶飲推薦
由曾柏翰中醫師研發的順孅茶,最大特色便是中藥材的用量非常有誠意,每包單位重量是市面上最高,足足有17g,是市面上去濕茶品牌中用量最多他用了有排廢、代謝和利水的中藥材共6種,包含山楂、洛神花、薏仁、陳皮、甘草、決明子、普洱茶等,實際喝起來口味是洛神花還有山楂口味,酸甜且無糖的口感適合正在減重的人飲用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