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很多人以為打呼只是吵一點,卻不知道這可能是睡眠呼吸中止症的警訊。這是一種在睡眠過程中,反覆出現呼吸暫停或變淺的疾病,不僅會讓人覺得再怎麼睡也睡不飽,長期下來還會增加高血壓、糖尿病、心臟病、中風等慢性疾病風險。
文章目錄
什麼是睡眠呼吸中止症?
睡眠呼吸中止症(Sleep Apnea)是一種睡眠相關呼吸障礙,特徵是睡眠中反覆出現呼吸停止(超過10秒)或換氣不足。這不僅會降低睡眠品質,還會造成夜間缺氧,使身體長期處於壓力狀態。
常見表現包括:打鼾聲大且不規律、睡眠中出現憋氣或驚醒、晨起頭痛、白天過度嗜睡、注意力不集中,甚至影響情緒與記憶力。
睡眠呼吸中止症的3種常見類型

1、阻塞型
最常見。因咽喉部軟組織塌陷或舌根後墜導致氣道阻塞,呼吸受阻。表現為大聲打鼾、睡眠中突然呼吸中斷,甚至伴隨掙扎或驚醒。
2、中樞型
由腦部呼吸中樞功能異常造成,身體暫時「忘記」呼吸,較少見。常發生於中風、心衰竭或神經系統疾病患者。
3、混合型
同時存在阻塞型與中樞型的特徵,症狀更複雜,臨床上不容忽視。
中醫師調理睡眠呼吸中止症:調理體質、針灸

洪靜慧中醫師提醒,以下兩種體質的人較容易出現睡眠呼吸中止症,透過體質調理與針灸輔助,可以幫助改善呼吸品質與睡眠狀況。
1、調理體質
痰濕型:多見於體型偏胖、嗜食油膩、咽喉有痰、舌苔厚膩的人。治則以健脾祛濕、化痰通絡為主。
氣虛型:常感疲倦乏力、聲音低弱,容易氣短。治則以益氣健脾、補肺攝納為主。
2、針灸穴位
四神聰穴:安神定志,改善失眠與頭部不適。
廉泉穴:位於下巴舌骨上方,有助利咽、改善呼吸不暢。
足三里、三陰交:健脾益氣、調和氣血,改善體質虛弱與濕痰堆積。
如何避免睡眠呼吸中止症?

1、體重控制
過重或肥胖會讓頸部與咽喉周圍脂肪堆積,增加氣道阻塞風險。減重是改善最有效的方法之一。
2、睡姿調整
仰睡時舌根容易後墜,建議改成側睡,有助減少打鼾與呼吸中斷。
3、養成良好習慣
避免飲酒、過度使用安眠藥,保持規律作息,睡前不吃過量食物,皆能降低發作機率。
洪靜慧中醫師提醒,如果你或家人經常出現大聲打鼾、睡眠中呼吸中斷、白天嗜睡等情況,務必要及早就醫檢查。透過中醫體質調理、針灸穴位的輔助,加上體重控制與生活習慣改善,能幫助呼吸更順暢,讓睡眠品質真正回到安穩舒適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