〔特約記者/健康資訊報導〕

近期食品安全議題再度引發關注,知名花生醬檢出「黃麴毒素」超標,讓許多民眾對日常飲食安全亮起警訊。這種無色無味、難以察覺的「無聲毒素」,黃麴毒素對人體有何危害?又該如何從中醫角度預防與應對?
翰醫堂中醫師將深入解析,揭示黃麴毒素在中醫理論中屬於「濕熱毒邪」的本質,以及其對肝臟的深遠影響。
文章目錄
黃麴毒素是什麼?什麼東西會有黃麴毒素?

黃麴毒素其實是黃麴黴在潮濕、溫暖環境下產生的一種劇毒物質,我們常在花生、玉米、穀物這些農產品中發現它。
黃麴毒素是目前已知最強的天然致癌物之一。特別容易傷害我們的肝臟,如果長期攝取,可能會引發肝炎、肝硬化,嚴重則會引發肝癌!更麻煩的是,它非常耐熱,一般的高溫烹煮很難完全去除,而且無色無味,光靠眼睛看或鼻子聞,也很難發現它已經污染了食物,是潛伏在我們日常飲食中的一大隱憂。
◎日日健康網專屬限定免運優惠》中醫師研發的去濕茶排出體內濕氣、排便果凍排出體內毒素
中醫觀點:黃麴毒素與濕熱毒邪的關聯

中醫師分享,從中醫的角度來看,黃麴毒素可以歸類為「濕熱毒邪」。
在我們台灣這種濕熱的氣候環境下,這種毒邪特別容易滋生。一旦這些毒邪侵入身體,就會直接影響到我們的肝臟,讓肝臟疏泄功能失常,進而削弱肝臟的解毒能力,對我們的整體健康造成危害。
中醫重視「脾胃為後天之本」,如果能好好照顧脾胃,減少體內濕氣的堆積,就能間接提升身體對抗毒素的防禦力,大大降低它對肝臟的傷害。
◎日日健康網專屬限定免運優惠》中醫師研發的去濕茶排出體內濕氣、排便果凍排出體內毒素
黃麴毒素怎麼預防?中醫師分享3大防護策略

面對黃麴毒素的威脅,中醫師特別整理了3個中醫小撇步,幫助大家從日常生活中提升身體的防禦力喔!
1、強化脾胃,減少濕氣積聚
台灣氣候濕熱,食物真的很容易受潮發霉。建議大家平時飲食可以多選擇清淡的食物,讓我們的脾胃功能好好運作,這樣濕氣自然就不容易找上門囉。
2、養肝排毒,提升自我修復力
平常可以多吃點綠色蔬菜、枸杞、菊花這些對肝臟很好的食材,幫助肝臟疏通、排毒。還有保持心情愉快也很重要,讓肝氣順暢,身體的解毒和自癒能力自然就會變好喔!
3、妥善儲存食材,遠離黴菌污染
像花生醬、堅果這些開封後容易受潮的食物,務必密封好放冰箱冷藏,避免黴菌在潮濕環境中生長,從源頭減少黃麴毒素的威脅喔!
結語:提升身體的防禦力預防黃麴毒素
面對食安問題,我們真的不能輕忽!除了挑選安心的食材、學會正確的保存方法之外,也可以運用中醫的智慧,從生活和飲食習慣著手,提升身體自己的「防毒力」和「代謝力」,這才是長久守護健康的根本之道喔!只要我們內外都照顧好,就能有效抵禦這些「無聲毒素」的侵擾!
◎日日健康網專屬限定免運優惠》中醫師研發的去濕茶排出體內濕氣、排便果凍排出體內毒素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