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陰道分泌物是女性健康的重要指標。
正常情況下,分泌物能維持私密處濕潤並幫助抵抗感染,但若分泌物變多、顏色異常或伴隨異味,就可能是身體發出的警訊。杜冠誼中醫師提醒,除了感染因素外,脾虛、濕熱等體質,也會造成私密處分泌物有異味,並且反覆發作。本文將帶你了解如何辨別分泌物顏色,並由杜冠誼中醫師提供5大私密處保養建議!
文章目錄
分泌物顏色、味道、質地怎麼看?

分泌物會隨著生理週期與年齡變化而有所不同,觀察方式可從顏色、氣味與質地來判斷:
·正常分泌物:透明或乳白色,無特殊氣味,質地如蛋清。
·排卵期:分泌物變成透明蛋清狀,拉絲感明顯、無味,這是幫助受孕的自然現象。
·帶血絲分泌物:可能與排卵或經期前後有關;若非週期仍持續,需留意子宮頸病變。
·黃綠色分泌物:常伴隨惡臭,多見於細菌或滴蟲感染。
·白色豆渣狀分泌物:常見於黴菌感染,伴隨搔癢。
·更年期(萎縮性陰道炎):因雌激素下降,分泌物明顯減少,可能伴隨乾澀、灼熱或刺痛感。
中醫師分享3種常見的異常分泌物
1、細菌性陰道炎
·分泌物特徵:灰白色、水狀,常伴隨魚腥味
·症狀表現:異味在性交後或月經後更明顯,偶有灼熱或刺痛
2、滴蟲感染
·分泌物特徵:黃綠色、泡沫狀,氣味較重
·症狀表現:陰道搔癢、排尿灼熱,下腹不適
3、念珠菌感染(黴菌)
·分泌物特徵:白色、濃稠、豆腐渣狀,通常無明顯氣味
·症狀表現:強烈搔癢、陰部紅腫,常在免疫力下降或脾虛女性中反覆發作
中醫如何從體質根本調理分泌物異常?

中醫對於不同體質造成的分泌物異常,有不同的調理方式!
1、脾虛體質
·特徵:分泌物呈白色、豆腐渣狀;精神不佳、食慾不振、容易腹瀉、大便不成形
·中醫調理方向:健脾益氣、除濕止帶,可以補充完帶湯、茯苓、白朮、蒼朮等
2、濕熱體質、肝火體質
·特徵:分泌物呈黃綠色,伴隨明顯臭味;情緒抑鬱、煩躁易怒、口乾舌燥、口苦
·中醫調理方向:疏肝瀉火、清熱利濕,可以補充易黃湯、加味逍遙散、龍膽瀉肝湯、黃柏、牡丹皮等
若發現分泌物異常或伴隨不適,建議由專業醫師評估體質,對症調理,才能徹底改善。
私密處保養怎麼做?杜冠誼中醫師分享5大日常保養

一、如何預防感染性陰道炎?
1、安全第一:性行為全程使用保險套
2、避免貼身用品與他人共用,例如:毛巾、浴巾
3、使用公共設施(游泳池、溫泉或公廁)後務必做好清潔
二、如何改善念珠菌反覆感?
1、調整生活作息:早睡早起提升免疫力、飲食避免刺激性食物
2、選擇材質通風透氣的內褲,避免私密處悶熱
三、中藥茶飲推薦:龍眼花茶
有健脾止帶(改善因脾虛導致的分泌物過多)的作用,特別適合脾虛體質的女性飲用!
陰道分泌物是女性私密健康的重要指標,正常的分泌物能維持酸鹼平衡、保護陰道環境;但當分泌物顏色、氣味或量出現異常,就可能暗示感染或體質失衡。若僅依靠短期藥物或外用清潔,往往容易反覆。
中醫透過健脾祛濕、疏肝清熱、滋陰養腎等方式,搭配規律作息、均衡飲食與良好衛生習慣,才能真正改善體質,減少復發機率。日常留意私密處保養,定期接受專業檢查,才能長期維持女性健康與舒適。

【你可能有興趣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