日日健康
無搜尋結果
View All Result
  • 減肥
  • 運動
  • 飲食
  • 養生
  • 醫師專欄
  • 營養師專欄
  • 減肥
  • 運動
  • 飲食
  • 養生
  • 醫師專欄
  • 營養師專欄
無搜尋結果
View All Result
日日健康
無搜尋結果
View All Result

首頁 / 醫師專欄 / 臉部脫屑困擾怎麼辦?譚溥瑞中醫師揭秘居家保養祕訣!

臉部脫屑困擾怎麼辦?譚溥瑞中醫師揭秘居家保養祕訣!

特約編輯 Kate by 特約編輯 Kate
2025-08-25
in 醫師專欄

〔醫師專欄/健康資訊報導〕

在季節交替或環境變化時,許多人會發現臉部開始出現惱人的脫屑問題,不僅影響美觀,更可能伴隨搔癢、泛紅等不適。
這不僅是單純的皮膚乾燥,在中醫觀點中,臉部脫屑往往反映了身體內在的失衡。
本篇分享翰醫堂譚溥瑞中醫師深入解析臉部脫屑的四大常見類型、中醫辯證論治的調理方法,並提供日常保健小撇步,幫助您從根本改善,重拾健康水潤肌。

文章目錄

  • 什麼是臉部脫屑?
  • 臉部脫屑有哪幾種?4大類型與自我檢測
  • 中醫如何治療臉部脫屑?
  • 日常生活中如何改善臉部脫屑?中醫日常4招

什麼是臉部脫屑?

臉部脫屑,顧名思義就是臉部皮膚出現皮屑剝落的現象。
這看似簡單的症狀,背後卻可能隱藏著多種複雜的成因,從外在環境的刺激、不當的清潔保養,到內在臟腑功能的失調、氣血陰陽的偏盛偏衰,都可能導致皮膚屏障受損,進而產生脫屑。
譚溥瑞中醫師提醒,了解自身脫屑的類型,是有效改善的第一步。

臉部脫屑有哪幾種?4大類型與自我檢測

「臉部脫屑」不只是乾燥!翰醫堂譚溥瑞中醫師深入解析中醫四大脫屑類型、教你快速自我檢測,並分享專業辯證調理與日常飲食、穴道按摩等4大改善撇步,助你從根本解決皮膚問題,告別乾癢,重拾健康水潤肌。
中醫將脫屑分為四種類型,每一種都有不同的特徵與調理方式。(圖片取自翰醫堂崇德中醫診所粉絲專頁)

譚溥瑞中醫師根據臨床經驗,將臉部脫屑常見的類型歸納為以下四種,可以透過以下特徵與脫屑位置進行初步自我檢測:

  • 主要特徵: 皮膚粗糙、乾燥、皮屑細小,伴隨緊繃感,常有口乾、失眠、盜汗等症狀。
  • 脫屑位置: 嘴角、鼻翼、額頭、臉頰特別容易乾裂。

2. 過敏型脫屑:氣血不足、衛氣虛弱

  • 主要特徵: 皮膚泛紅、脫屑、搔癢,常伴隨過敏性鼻炎、容易疲倦。
  • 脫屑位置: 額頭、髮際線、眉毛、眼周。

3. 油膩型脫屑:脾胃濕熱、肝氣鬱結

  • 主要特徵: 皮膚出油與脫皮並存,容易發紅,皮屑較大且偏黃,伴隨胃口佳但易口乾、口苦、口臭。
  • 脫屑位置: 主要集中在鼻翼、額頭、眉毛、髮際線周圍。

4. 濕熱型脫屑:內熱蘊積、毒素堆積

  • 主要特徵: 皮膚紅腫,甚至有流膿現象,皮屑較厚,伴隨口苦、便秘、痤瘡、容易長粉刺。
  • 脫屑位置: 常出現在下巴、嘴角、耳朵周圍。

中醫如何治療臉部脫屑?

「臉部脫屑」不只是乾燥!翰醫堂譚溥瑞中醫師深入解析中醫四大脫屑類型、教你快速自我檢測,並分享專業辯證調理與日常飲食、穴道按摩等4大改善撇步,助你從根本解決皮膚問題,告別乾癢,重拾健康水潤肌。
中醫可以治療臉部脫屑,脫屑類型與處置方法各不同,講求辯證論治。(圖片取自翰醫堂崇德中醫診所粉絲專頁)

中醫治療臉部脫屑強調「辯證論治」,根據不同的體質與證型,給予個性化的調理方案。
譚溥瑞中醫師指出,常見的脫屑類型與處置方法如下:

1. 血熱/風熱型

  • 特徵: 白色細碎鱗屑,容易脫落,基底潮紅,有灼熱搔癢感。
  • 調理方法: 以「消風散」清熱解毒,疏風止癢。

2. 血虛/陰虛型

  • 特徵: 皮損乾燥,肥厚,基底色暗,搔癢劇烈且反覆發作。
  • 調理方法:
    • 血虛型: 應用「十全大補湯」、「當歸飲子」補氣養血。
    • 陰虛型: 著重滋陰養血。

3. 脾胃濕熱型

  • 特徵: 肌膚底部紅赤,皮屑油膩,常伴隨消化不良、便秘、大便黏膩、口臭。
  • 調理方法: 清熱利濕,健脾祛濕。

外用調理建議:

  • 紫雲膏: 適用於乾燥型、血虛型脫屑,有助於滋潤皮膚。
  • 黃連膏: 適用於濕熱型、血熱型脫屑,有助於清熱解毒。

日常生活中如何改善臉部脫屑?中醫日常4招

「臉部脫屑」不只是乾燥!翰醫堂譚溥瑞中醫師深入解析中醫四大脫屑類型、教你快速自我檢測,並分享專業辯證調理與日常飲食、穴道按摩等4大改善撇步,助你從根本解決皮膚問題,告別乾癢,重拾健康水潤肌。
4個簡單又實用的小撇步,幫助改善臉部脫屑的困擾,讓肌膚恢復水潤與健康光澤。(圖片取自翰醫堂崇德中醫診所粉絲專頁)

除了專業的中醫治療,日常生活的保養與習慣調整對於改善臉部脫屑也至關重要。
譚溥瑞中醫師提供以下四個實用建議:

1. 減少皮膚刺激

  • 調整洗臉水溫,避免過熱。
  • 更換溫和、無刺激性的清潔用品。
  • 洗臉時減少清潔力道與次數,避免過度摩擦。
  • 避免搔抓脫屑部位,以免加重發炎或感染。

2. 日常保養

  • 選擇不含香精、針對乾性或敏感肌設計的乳液,溫和潤澤肌膚。
  • 若皮膚極度乾燥,可在睡前使用臉部保養油加強滋潤。

3. 飲食宜忌

  • 避免: 冰冷、烤炸辣等刺激性食物,這些可能加重體內濕熱。
  • 建議食用: 木耳、山藥、秋葵、地瓜葉等具有滋潤性質的食物,有助於養陰潤燥。

4. 穴道按摩

  • 曲池穴:
    • 取穴位置: 位於手肘彎曲時,肘橫紋盡頭處。
    • 穴位功效: 有助於疏風解表,改善體表淺層流通性,進而減緩皮膚搔癢。
  • 血海穴:
    • 取穴位置: 位於膝蓋髕骨內上角往上三根手指橫幅的寬度。
    • 穴位功效: 可使血液濡養增加,改善皮膚搔癢。

臉部脫屑雖然常見,但透過中醫師的專業診斷與治療,結合日常生活的細心調理,將能有效擺脫脫屑困擾,讓肌膚重現健康光澤。
若症狀持續或加重,務必尋求專業醫師的協助,進行詳細評估與治療。

薏仁功效有哪些?薏仁健脾利濕消水腫,但這些禁忌一定要知道
慢性發炎徵兆有哪些?蔡凱期中醫師教你快速檢測,與3大日常保健!
更年期有哪些前兆?林庭姍中醫師解析4種體質與中醫調理方法
睡覺小腿抽筋怎麼辦?陸冠瑋中醫師解析3大抽筋原因與7大舒緩抽筋方法
什麼睡姿最正確?陳韻筑中醫師解析4大睡姿,改善腰痠背痛與臉部鬆弛!
打呼是因為很累嗎?陳祖熙中醫師分享打呼是缺氧警訊!
標籤: 臉部脫屑乾燥皮膚乾燥皮膚乾癢臉部脫皮皮膚保養
ShareShareSend
上一篇

薏仁功效有哪些?薏仁健脾利濕消水腫,但這些禁忌一定要知道

下一篇

翰方御品「龜鹿紅蔘馬卡飲」上市!補給精神體力,提升續航力表現

相關文章

您有慢性發炎的警訊嗎?蔡凱期中醫師教您自我檢測
醫師專欄

慢性發炎徵兆有哪些?蔡凱期中醫師教你快速檢測,與3大日常保健!

2025-08-20
更年期報到不煩惱!中醫師教你1分鐘自我檢測,從三階段到四類型完整解析
醫師專欄

更年期有哪些前兆?林庭姍中醫師解析4種體質與中醫調理方法

2025-08-14
為什麼總是半夜抽筋痛醒?中醫師解析3大原因與7大舒緩預防秘訣
醫師專欄

睡覺小腿抽筋怎麼辦?陸冠瑋中醫師解析3大抽筋原因與7大舒緩抽筋方法

2025-08-14

發佈留言 取消回覆

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。 必填欄位標示為 *

熱門文章

  • 足貼有用嗎?從足貼成份與原理,分析足貼為何能吸出濕氣

    足貼有用嗎?從足貼成份與原理,分析足貼為何能吸出濕氣

    0 shares
    Share 0 Tweet 0
  • 下半身水腫怎麼辦?如何快速消水腫腿?教你7招快速消水腫腿

    0 shares
    Share 0 Tweet 0
  • 身體濕氣重喝什麼茶?中醫推薦5款去濕茶飲,有效排濕、養脾又消水腫

    0 shares
    Share 0 Tweet 0
  • 黃耆枸杞紅棗湯療效驚人!為何中醫建議全民防疫最好要喝它?

    0 shares
    Share 0 Tweet 0
  • 【2025最新】去濕足貼怎麼選?市售品牌誰的CP值最高?5款網友最推薦足貼評比來了!

    0 shares
    Share 0 Tweet 0

熱門話題

#消水腫 #減重 #痘痘 #漢方茶 #便秘

最新文章

【2025最新心得】翰方御品龜鹿紅蔘馬卡飲實測|喝超過一年,體力、性能力、精神都提升!PETER編真實評價

【2025最新心得】翰方御品龜鹿紅蔘馬卡飲實測|喝超過一年,體力、性能力、精神都提升!PETER編真實評價

2025-08-26
【2025最新】中醫師推薦去濕茶推薦哪個品牌?TOP8 去濕茶品牌推薦評比!這款排濕最有效

【2025最新】去濕茶推薦哪個品牌?TOP8 去濕茶品牌推薦評比!這款排濕最有效

2025-08-26
翰方御品「龜鹿紅蔘馬卡飲」上市!補給精神體力,提升續航力表現

翰方御品「龜鹿紅蔘馬卡飲」上市!補給精神體力,提升續航力表現

2025-08-25

文章分類

  • 減肥
  • 運動
  • 飲食
  • 養生
  • 醫師專欄
  • 營養師專欄
  • 其他

訂閱電子報

Loading

[email protected]

關於我們

網站內容供參考,涉及醫病診療仍請遵從專業醫生指導。
日日健康版權所有不得轉載 © 2020 日日健康. All Rights Reserved.

無搜尋結果
View All Result
  • 減肥
  • 運動
  • 飲食
  • 養生
  • 醫師專欄
  • 營養師專欄
  • 關於我們

Copyright © 2021 日日健康

本網站使用cookies為您提供更好的用戶體驗。繼續使用本網站表示您同意我們的隱私權政策。同意