〔醫師專欄/健康資訊報導〕
在季節交替或環境變化時,許多人會發現臉部開始出現惱人的脫屑問題,不僅影響美觀,更可能伴隨搔癢、泛紅等不適。這不僅是單純的皮膚乾燥,在中醫觀點中,臉部脫屑往往反映了身體內在的失衡。本篇分享翰醫堂譚溥瑞中醫師深入解析臉部脫屑的四大常見類型、中醫辯證論治的調理方法,並提供日常保健小撇步,幫助您從根本改善,重拾健康水潤肌。
文章目錄
什麼是臉部脫屑?
臉部脫屑,顧名思義就是臉部皮膚出現皮屑剝落的現象。
這看似簡單的症狀,背後卻可能隱藏著多種複雜的成因,從外在環境的刺激、不當的清潔保養,到內在臟腑功能的失調、氣血陰陽的偏盛偏衰,都可能導致皮膚屏障受損,進而產生脫屑。譚溥瑞中醫師提醒,了解自身脫屑的類型,是有效改善的第一步。
臉部脫屑有哪幾種?中醫師分析4大脫屑類型與自我檢測

譚溥瑞中醫師根據臨床經驗,將臉部脫屑常見的類型歸納為以下四種,可以透過以下特徵與脫屑位置進行初步自我檢測:
一、乾燥型脫屑:陰虛燥熱
•主要特徵: 皮膚粗糙、乾燥、皮屑細小,伴隨緊繃感,常有口乾、失眠、盜汗等症狀。
•脫屑位置: 嘴角、鼻翼、額頭、臉頰特別容易乾裂。
二、過敏型脫屑:氣血不足、衛氣虛弱
•主要特徵: 皮膚泛紅、脫屑、搔癢,常伴隨過敏性鼻炎、容易疲倦。
•脫屑位置: 額頭、髮際線、眉毛、眼周。
三、油膩型脫屑:脾胃濕熱、肝氣鬱結
•主要特徵: 皮膚出油與脫皮並存,容易發紅,皮屑較大且偏黃,伴隨胃口佳但易口乾、口苦、口臭。
•脫屑位置: 主要集中在鼻翼、額頭、眉毛、髮際線周圍。
四、濕熱型脫屑:內熱蘊積、毒素堆積
•主要特徵: 皮膚紅腫,甚至有流膿現象,皮屑較厚,伴隨口苦、便秘、痤瘡、容易長粉刺。
•脫屑位置: 常出現在下巴、嘴角、耳朵周圍。
◎超大份量膠原蛋白飲》6000mg膠原蛋白、150mg維生素C,養顏美容維持好氣色
中醫如何治療臉部脫屑?譚溥瑞中醫師分享調理方法

中醫治療臉部脫屑強調「辯證論治」,根據不同的體質與證型,給予個性化的調理方案。譚溥瑞中醫師指出,常見的脫屑類型與處置方法如下:
一、血熱/風熱型
•特徵: 白色細碎鱗屑,容易脫落,基底潮紅,有灼熱搔癢感。
•調理方法: 以「消風散」清熱解毒,疏風止癢。
二、血虛/陰虛型
•特徵: 皮損乾燥,肥厚,基底色暗,搔癢劇烈且反覆發作。
•調理方法:
1、血虛型: 應用「十全大補湯」、「當歸飲子」補氣養血。
2、陰虛型: 著重滋陰養血。
三、脾胃濕熱型
•特徵: 肌膚底部紅赤,皮屑油膩,常伴隨消化不良、便秘、大便黏膩、口臭。
•調理方法: 清熱利濕,健脾祛濕。
四、外用調理建議
•紫雲膏: 適用於乾燥型、血虛型脫屑,有助於滋潤皮膚。
•黃連膏: 適用於濕熱型、血熱型脫屑,有助於清熱解毒。
◎超大份量膠原蛋白飲》6000mg膠原蛋白、150mg維生素C,養顏美容維持好氣色
如何改善臉部脫屑?中醫師分享4個日常小撇步

除了專業的中醫治療,日常生活的保養與習慣調整對於改善臉部脫屑也至關重要。譚溥瑞中醫師提供以下四個實用建議:
一、減少皮膚刺激
•調整洗臉水溫,避免過熱
•更換溫和、無刺激性的清潔用品
•洗臉時減少清潔力道與次數,避免過度摩擦
•避免搔抓脫屑部位,以免加重發炎或感染
二、日常保養
•選擇不含香精、針對乾性或敏感肌設計的乳液,溫和潤澤肌膚
•若皮膚極度乾燥,可在睡前使用臉部保養油加強滋潤
三、飲食習慣
•避免: 冰冷、烤炸辣等刺激性食物,這些可能加重體內濕熱
•建議食用: 木耳、山藥、秋葵、地瓜葉等具有滋潤性質的食物,有助於養陰潤燥
四、穴道按摩
1、曲池穴:
•取穴位置: 位於手肘彎曲時,肘橫紋盡頭處
•穴位功效: 有助於疏風解表,改善體表淺層流通性,進而減緩皮膚搔癢
2、血海穴:
•取穴位置: 位於膝蓋髕骨內上角往上三根手指橫幅的寬度
•穴位功效: 可使血液濡養增加,改善皮膚搔癢
臉部脫屑雖然常見,但透過中醫師的專業診斷與治療,結合日常生活的細心調理,將能有效擺脫脫屑困擾,讓肌膚重現健康光澤。若症狀持續或加重,務必尋求專業醫師的協助,進行詳細評估與治療。
◎專業中醫團隊研發膠原蛋白飲》維持肌膚彈性、避免皺紋產生還可以改善睡眠品質

【你可能有興趣】